课 题 :择优读书法 课型 :指导训练课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择优选读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在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总结选择书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尝试激趣:
1.教师摆出一大堆图书,并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选择自己所要图书。
2.组织学生交流在择书过程中的方法
3.提出课题:试问今天才这么些书,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么多书,你读得完吗,那就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书来读。板书课题。
二、导入训练:
1.学生选书,想想自己选书的方法
2.全班交流择书的方法。
三、指导方法、尝试练习:
1.指导择优读书的方法:
优秀书籍的标准:①内容好,使人积极向上。②语言优美。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方法:一是先看首尾,摸清来势。二是倒读。三是不读读不懂的书,四是长篇小说跳过去继续读。
2.进行尝试练习,进入图书馆进行择优选书。
3.组织交流。
4.小结方法和心得。
①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或根据老师和家长推荐进行选择。
②按类找书。
③运用方法进行浏览,确定优劣。
④注意爱护书籍。
四、设问延伸、巩固方法
1、设问;你以前上怎样择优读书的?以后该怎样择优读书?
2、组织交流。
3、小结;书籍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我们学会了择优读书,就能在知识海洋中撷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好书,掌握好人类进步的阶梯,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布置作业
巩固方法:1、回家把自己选到的好书阅读,记下你阅读好书的体会。
2、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向父母汇报选书的感受。
课题 2、欣赏与借鉴 课型 实践体会型
教学目标 :
1、学会学生欣赏与借鉴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健康成长。
2、初步阅读欣赏文章 中的精彩部分,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与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准备精彩部分的幻灯片。回忆学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激趣导入。
1、板题提问:欣赏与借鉴
什么叫欣赏与借鉴?说说学这种本领的好处?
2、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地阅读时要学会欣赏,欣赏是为了积累,更是为了提高,在欣赏的同时学会借鉴,使自己的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让我们自己也学会表达。 学生全班讨论,说说欣赏与借鉴的意思。
欣赏:指对所阅读的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入细致的反复品味。
借鉴:就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吸取思想意义上熏陶,写作技巧上的精妙。
二、尝试练习。
明确方法 :
1、教师提出欣赏阅读的要求:
①看文章的思想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看文章的构思,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
③看文章的语言表达,领悟语言之魅力。
2、组织学生尝试欣赏《二泉映月》。
①看内容:体验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②看构思,感悟了文章对环境和阿炳内心的描写。
③看语言:生动的泉水描写和内心的刻划。
3、教师小结: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入手欣赏,采用朗读、想象、体验、领悟等方法进行
4、评选欣赏之星。
三、借鉴训练。
体验好处。
1、出示练习:①背诵四、五自然段。②模仿描写环境及内心。③摘录优美词语。
2、组织交流检测,总结借鉴方法: 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背诵、模仿、积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四、课外延伸。
培养习惯,提供鉴赏阅读方法:(1)注重语感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2)展开想象 想象,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3)深入体验 体验,是指读者的情感反映活动。(4)力求领悟 领悟,是指读者的理智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
五、布置作业,进行欣赏阅读。
自选书籍阅读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
课题 3、感想型笔记 课型 实践体会型
教学目标 :
1、在学生已有的写笔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感想型笔记的类型、作用及其方法,在实践中体会。
2、激发学生对笔记的兴趣,养成边读边思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
1、整理一下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准备交流,布置阅读《二泉映月》。
2、准备练习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 复习展示:
①说说什么是读书笔记。你写过哪些读书笔记?
②谈谈读了《二泉映月》感想。
2、学生交流,
3、小结:笔记是在读了某一篇文章或得到了新的知识后自己的见解。读书笔记已学过读书摘记。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读书笔记:感想型笔记。
(1)学生自由地谈谈对笔记的认识。
(2)交流阅读《二泉映月》感想。
①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②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③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点拨概念和方法: ①记笔记前要认真阅读,注意重点,做好批注。②掌握感想型笔记的要点。
(1)可以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随想。
(2)针对文章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行尝试练习。课后补充课文《二泉映月》写感想型笔记。
3、组织交流,总结方法,了解感想型笔记的基本要素:
①交代所读作品名称。
②简介作品内容。
③读后感想。
④插入与“感受”联系的事例,进行夹叙夹议。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认真读完后进行笔记。
2、组织交流,总结写作方法:
①读懂作品,这是写好笔记的第一步。
②归纳出读后感想。
③选定所要引用的原文内容。
④寻找有关事例。
⑤谋篇布局,安排写作提纲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2、弄清写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方法,练习感想型读书笔记,开展班级感想型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开展阅读,做也感想型读书笔记。
课题 4、五步阅读法 课型 练习体会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五步阅读方法和途径,并能在实践中加以体会,不断提高。
2、认真处理好五步阅读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了解阅读掌握的情况,准备练习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说说你平时进行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小结:
近五年来大家学了许多阅读方法,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处,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种阅读方法,这就是五步阅读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画读法、朗读法、划读法、议读法、摘读法、避读法、疑读法、三步读书法、名人读书法。
(2)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获得了知识。②提高了阅读能力。③提高了写作水平。
④提高了思想水平。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 老师出示五步阅读步骤:
①浏览:概要地读一读该书的提要、目录,对书有大体的了解。
②发问:一边粗读一边提问。
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四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
④复述: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
⑤复习: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
2、 进行尝试性练习。课后补充课文《杂交稻之父》进行五步阅读。
3、组织交流,教师小结;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钻研。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以保存“知识印象”;自我检查学习促进巩固记忆,获得新的体会 。
(1)明确要求。
(2)浏览
(3)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浏览:培育杂交水稻
②发问:外国人说不行,为什么袁隆平还要培育?
③阅读:共8节,分四段。第一节批“伟大”
④复述:想想培育过程。 ⒊全班交流。巩固五步阅读法
三、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
2、说说你学了五步阅读后的感想。
3、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出示练习,自选文章进行五步阅读,思考从中你又得到了哪些知识。 开展五步阅读,做 笔记。
课题 5、批注笔记 课型 实践体会型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明确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体会;初步掌握批注笔记方法和途径,提高阅读的能力。
2、通过训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
复习以前的读书笔记,准备相应的阅读课本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⒈提问反馈:我们都学了哪些读书笔记?你平时常用什么方法阅读呢?
⒉揭示课题:批注笔记:
⒊解题: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4、学生复习回顾以前所学读书笔记,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提纲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提要式笔记、感想式笔记……
5、理解批注笔记。
二、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⒈让学生说说如何理解批注读书笔记方法。
2、教师介绍批注笔记方法:
批注笔记内容:①注释: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②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标节段写大意,。③批语:各种感想、见解、疑问。④警语:值得重要的地方,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
3、进行尝试练习。
4、组织交流,进行小结。批注笔记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1、)谈谈对批注笔记的初步理解。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①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②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③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2、)学生尝试练习,小组讨论。
①注释:如启蒙:让初步学习的人获得入门的知识。
②提要:第四节后写上妈妈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
③批语:在题目边上批“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为题目?
④警语:在结尾节后写上“重要”。
(3、)全班交流,说说运用批注笔记的好处。
三、训练交流。巩固方法。
1、出示练习:找自读课本上的文章进行练习。
2、组织交流,进行小结。
说说批注笔记法的 运用方法。①边读边思②发现重点和和疑问③标好节次及段落④写好批注
四、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课后自选文章阅读,写好批注笔记。 开展阅读,做批注读书笔记。
课题 6、抓事件读写人 课型 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 :
1、了解和理解写人文章的特点,运用抓事件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领悟人物特点。
2、 初步认识定人文章语言特色,培养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 则有写人文章的幻灯片
2、了解学生的阅读写人文章情况。
教学过程:
一、检测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选择什么题目是记事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③广玉兰④海天骄子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小结: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会遇到许多人物,会给我们教益、启迪、留下美好回忆。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阅读写人文章。
(1)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记事文章有①钱学森②天游峰的扫路人④海天骄子
共同点是六要素:①都写一个主要人物②用一件或几件事件
写人记叙文就是选取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特点的文章。
(2)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 1、出示故事《钱学森》,《海天骄子》填充:
项目 内容
钱学森 海天骄子
人物
事件
特点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充内容及体会人物的特点。
3、组织讨论,总结阅读记事文的方法。
①读一读,了解文章内容。
②找出人物和事件。
③思考人物特点。
④体会故事感情。
1、学生填充。
项目 内容
钱学森 海天骄子
人物 钱学森 柏耀平
事件 回国服务 苦练技能
当好舰长
特点 热爱祖国
为国服务 刻苦钻研
二、严格训练
1、学生小组讨论,说写人记叙文的内容及人物特点。
2、全班讨论写人记叙文阅读方法。
三、实践体验,感悟方法
1、出示课外阅读写人记叙文,用刚才方法读懂它的。再想一想告诉我们人物的特点?
2、 全班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给阅读之星颁奖。
(1)小组讲人物事件及表达的人物特点。
(2)全班比赛,总结方法。
4、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四、布置作业
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参加全班读书笔记展示。 回去读书,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课 题 7、领悟表达 课型 练习体会课
教学目标:
1、 知道领悟表达的重要和方法,培养敢于自我表达和判断。
2、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和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明义激趣,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领悟表达
2、明确领悟表达的意义。
表达方法一般指文章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就是作者的写作方法,阅读时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尝试练习
1.明确要求,尝试练习,出示《天游峰的扫路人》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提出思考问题;
①主要写了什么?②文章是怎样选择和安排内容的?③怎样来突出老人的个性?④还有什么样地方写得好?
2.组织交流,。
3 小结:领悟表达的方法
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②琢磨选材和内容安排③揣摩表达方法。
④品味开头与结尾。
1.学生尝试阅读。
①主要写扫路人不辞辛劳地工作,多没感到苦。反映老人开朗、豁达,崇尚自然的特点。②按事情顺序安排:山峰险、遇老人、作交谈。③语言、对比、环境。④开头:山峰险和结尾笑声描写,令人回味。
2.学生理解。
三、 读写结合,巩固方法
1、运用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领悟文章表达方法,仿写一段文章。
2.组织检查交流。
3.小结:读文章要学会自己去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会逐步提高,习作也会越来越好。
四、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去运用领悟表达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用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课外书进行课文预习和读写结合。
课题 8、快速阅读 课型 实践体会型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使学生能领悟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读书好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课前准备:
1、一张写有短文的幻灯,了解学生的抓住快速阅读情况
2、学生回顾抓住快速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尝试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和短文,限时3分钟让学生说出郑和处西洋的基本情况。
题目:《郑和远航》
2、组织讨论:抓住重点的方法。
3、小结:一目十行。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这就是速读。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1、学生说出郑和处西洋的基本情况和读书方法。
基本情况: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出洋七次,经过三十多上国家,达到了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
方法:
①集中注意力。②一句一句地看。
③边看边记。
二、介绍方法,体会文意
1、介绍方法。快速阅读的七条要领 ①不要反复浏览。②采用“筛选”式阅读法。③要默读,不要朗读。④要聚精会神地阅读.⑤提倡有理解地阅读,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⑥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⑦运用多种形式,经常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2、组织阅读《三打白骨精》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教师小结学生学习方法
(1)学生阅读,小组内交流,说说快速阅读要注意什么? ①不回读。
②不出声。
③不集中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阅读方法。 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扩展自己的视距。③培养自己的有意注意。
三、体验尝试,感悟方法
1、 出示练习《水浒传》选回运用速读方法进行练习
2、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给阅读之星颁奖。
4、 学生自读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
5、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6、评选阅读之星。
四、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
回去自选内容进行快速阅读,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以及快速阅读体会,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课题 9、阅读外国作品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
知道反复读是读懂外国作品的主要方法,了解外国作品阅读应经历有三个阶段,激发学生阅读外国作品的兴趣。
课前准备 :
课前阅读《穷人》、《凡卡》、《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作品。
教学过程 :
一、检测激趣,明标导入
1、出示书名:《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童年》、《昆虫记》问这是什么作品?读这些作品有什么困难?
2、小结,说明原因,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国情不同,外国的人名、地名又长又拗口,给学习造成很大障碍。那么,这座“文山”如何铲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的方法。板题:“阅读外国作品”
(1、)回答老师问题:
① 这都是外国作品。
②尝试说说读外国作品有什么困难:难于理解,效果不佳。
(2)了解原因,明确本课目的
二、合作讨论,弄清方法
1、组织讨论阅读外国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①阅读文字阶段。标人物,理内容。
②感悟理解阶段。解人物,探特点。
③整理记忆阶段。记作者,学特色。
3、尝试阅读《福尔摩斯的推断》,你读了几遍,知道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结;①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②阅读要与思考相结合。
③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人物特点。
1、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①先通读一遍,克服障碍。
②再细读一遍,理解内容。
③最后精读,提高水平。
2、尝试阅读《福尔摩斯的推断》。
①福尔摩斯推断军曹的故事。
②正确推断是仔细观察的结果。
③福尔摩斯是个善于观察,正确推断的人。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小组合作
实践操作
1、提出要求:交流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的体会。
2、教师小结:还可以运用阅读前言、序言、寄语、导读等来加快阅读的速度。 1、学生小组讨论。
①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②分清主要人物及事件;③把握人物特点,探讨选材、构思、语言特点。
3、全班交流。
四、课后拓宽
读 读画画 课后进一步阅读外国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雾都孤儿》,做好读书笔记参加全班展示。 学生回家阅读外国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雾都孤儿》,参加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