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阅读兴趣:
1、猜一猜:长嘴巴,哼哼叫,
卷尾巴,向上翘,
胖肚皮,长小脚,
吃饱了,睡大觉。(打一动物)
2、你们喜欢小猪吗?你们有看过关于猪的童话故事吗?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说说你喜欢他吗?
3、今天啊,猪八戒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族里的一只小猪,想看看吗?(课件出现:小猪。)感觉怎么样?喜欢吗?
出现画外音)
4、其实啊,它是一个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不仅名字有意思,在它身上还发生了了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二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事情,再者,猪八戒大家都很熟悉,这样就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地结合,由此导入,在上课伊始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二)、感知封面目录,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书的封面: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2、介绍孙幼军:
3、《小猪唏哩呼噜》就是其中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封面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图,看看这些图,你觉得他会写些什么故事呢?大胆猜想: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故事呢?
4、出示目录,指名读目录。
5、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你想从故事中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当学生有点想看时,让他们看封面、猜想会讲些什么样的故事,这时学生阅读兴趣就被提了起来,促使阅读期待的生成。
三)、看图猜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提示:图上画着谁?他正在干什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2、观察图上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小猪的裤子为什么掉下来了?小猪想干什么?
3老师讲述精彩片段,学生仔细听,哪些跟你猜想的一样?哪些跟你猜想的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哪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精彩片段:小猪到它的朋友小鹿家玩,小鹿烧了一大锅味道鲜美的的果粥,唏哩呼噜一口气全都吃光了,在回家的路上,一阵风把它的帽子吹掉了,唏哩呼噜多么想再刮一阵风每吧帽子刮起来,恰好落在头上,可是好半天也没有风,它只好自己捡。可是他的肚子,吃得太饱了,圆鼓鼓的,像个大皮球。他根本就弯不下腰去!小猪吸了一口气,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腰弯下去,这么猛的一弯,他觉得肚皮很疼,接着就听见“蹦”一声响。倒不是肚皮裂开,是腰带断了。腰带一断,他的裤子就滑了下来,帽子是捡起来了,可是裤子一直褪到地上。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小说的大概内容和主要故事情节,也感受了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会有新的阅读期待生成。猜小说中精彩部分,激活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阅读故事的欲望。这个环节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猜说平台:一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知;二是尊重学生阅读期待。把阅读期待共享能激励学生想去快速亲近小猪唏哩呼噜。
3、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精彩片段。(配上悠扬的音乐读)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2)读到好词好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并多读几遍
4、展示读
设计意图:学生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让他们沉浸在一个温馨的阅读氛围中轻松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知、感悟。兴趣又因读有所获而递增。
5、学会转述。
小猪提着裤子回家了,妈妈一看,这孩子有淘气了,说:“唏哩呼噜,这是怎么回事啊?如果你是唏哩呼噜,你会怎么说?
6、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呢?
7、可是啊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唏哩呼噜没有受到妈妈的责备,也没有提着裤子回家,他反而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赶快去读读这本书吧!
设计意图:学会阅读是快乐的,学会分享阅读是幸福的。让学生学会转述,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小猪唏哩呼噜的理解,进而达到自主阅读之目的。
四)、小结学习方法,引导课后阅读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帮助学生理清方法,完成板书
2、我们一边看图,一边猜想,然后听老师讲故事,就这样走进了小猪唏哩呼噜的心里,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呀?在小猪身上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事呢?想知道吗?看图片欣赏。
3、看图片有意思,自己看故事会更有趣。让我们去读读这本书吧,去走进小猪唏哩呼噜吧,我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前做一个学习方法的总结,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效果也会更好!
六、板书设计
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
看封面 猜想故事
读目录 猜想故事
看图 猜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