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馆内动态 读者导读 管理制度 读书园地 图书管理 名著欣赏 返回学校首页  
 
  名著欣赏
更多
 
  馆内动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网站 >>专题网站>>图书馆>>读书园地>> 走进三国(金云霞的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三国(金云霞的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9日     点击次数:     作者:金云霞      来源:本站原创

 

走进三国(教学设计)
武进区漕桥小学  金云霞
教材分析:《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是耳熟能详的,推荐孩子阅读,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之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阅读较长的小说的能力,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受图画的限制,而且阅读速度也有了明显提高,让他们阅读经典名著已没有太大的障碍了。这时候上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对于历史,对于中国经典名著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对小说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认识。              
2.了解《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以及由小说中敷演出来的成语、歇后语等。              
3.深入文章,体会文中个角色的人生经历,感悟悲欢离合。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预设一: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解释大意,了解关羽的忠义,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预设二: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