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亦有香(王晓玲)
——反腐倡廉影片观后感
漕桥小学 王晓玲
《真水无香》是一部向建党85周年献礼的主旋律影片,艺术地再现了好法官宋鱼水“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时代先锋形象。影片通过把宋鱼水置于理想与现实、法理与情理的冲突之中,讴歌了她在案件审理中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境界。
影片中,张先生说起来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但对法律却有些无知,输了官司后带着对法律的极大不满离开法院;52年前被单位开除的陈老太太,不依不饶地逮住宋鱼水要她给评评理,不明白按程序要先到立案庭立案,不懂得要打的官司早已过了诉讼时效,还奇怪怎么明明别人办错的一件事过了两年就变成了对的;下岗工人高中汉和食品厂厂长林万成,拿不出什么证据,揣着“天地良心”打官司,还“不蒸馒头蒸(争)口气”,死活不同意调解……
这就是影片中的宋鱼水所 要面对的现实,一个法治传统相对薄弱、法律信仰也相对薄弱的中国现实。
高中汉不服判决,上诉期内不上诉,却采取以命抗争的方式,爬上广告牌闹事,最后干脆从上面跳了下来,摔了个脊椎骨折,检察机关因此要对案件的审理和办案法官展开调查;而林万成的食品厂,创出了“荷香园”百年老牌却一直没想到要注册,结果被他们“用奶水喂出的狼崽子”抢注又“反咬一口”,如果单纯依法判决他们停止侵权并进行赔偿,就等于砸了三百多名老弱病残工人的饭碗……
这就是影片中的宋鱼水所要面对的法理与情理的冲突。处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法律对法官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根据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定居中裁判的问题。
影片塑造的艺术宋鱼水就是要在法律的逻辑与老百姓自己的逻辑之间,探索一条相通的路,用现实宋鱼水的话说就是:一个法官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合法东西的同时,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化解矛盾,因为我们毕竟面对着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过渡时期,我们毕竟面对着东方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老百姓。
于是,我们看到:宋鱼水两个月里不厌其烦地给败诉的张先生打电话,张先生一开始,坚决不接电话,到后来却主动给宋鱼水打电话,约请见面,承认“判决理由写得很充分”,自己对法律也有了成熟的思考;
于是,我们看到:宋鱼水捧着鲜花两次到医院看望高中汉,高中汉从一开始的“我不想见到你们”,到后来主动提出有话要对法官说,觉得当初自己应该相信法律并依法上诉而不是以命抗争……最后是法官帮他找到了要求赔偿的证据;
于是,我们看到:宋鱼水到医院看望晕倒在法庭上的林万成,又到西城荷香园了解情况,在大雨中看到全厂职工对法律的理性认知,最终促成了两个荷香园的和解,使濒临倒闭的百年老厂看到了生机;
于是,我们看到:宋鱼水一次又一次地听陈老太太絮叨她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几次三番,最后终于表示再不来找宋法官了,因为她本来要的就是“把一肚子的憋屈找个人说一说”,而她现在“心里这道坎儿算是迈过了”……
《真水无香》正是通过宋鱼水水一般的款款深情和柔韧坚强,为推进中国特色法治进程做出贡献的人们,献上了一曲赞歌。宋鱼水姓宋,希望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宋鱼水、李鱼水、张鱼水。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更多的宋鱼水、李鱼水、张鱼水。向他们致敬!
真水无香亦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