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校是一方净土,我们也经常深情地追忆儿时校园的纯净,师生间真诚的关爱。然而,在经济浪潮冲击的今天,学校受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部分教师追逐名利,对关系户子女特别照顾,收受家长礼物,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部分教师急于求成,口不择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站,罚大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等等,此类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实施体罚。三是部分教师利益观念重,奉献意识缺乏,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惰性重,对学生缺少真爱,不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学校管理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以律己,维护师德形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不正,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也没有任何感召力和可信度。作为德育管理工作者,首先应从自身着手,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以自身行为作出表率,成为师德的楷模。
也曾听街头巷尾慨叹:“世风日下,‘廉洁’大厦摇摇欲坠!”也曾有人这样调侃我:“曹校长,你是干部,灰色收入一定不错吧!”辩解?反击?沉默?思忖着都不合适,于是我“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说:“你估计有多少呢?这样吧,你每天跟着我,有灰色收入你给收着,要没有你给补贴!”
作为学校副校长,也不是真没有面对金钱诱惑的机会,以前在潘家小学分管学籍管理时,也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顺利进校读书,试图来“意思意思”,但我都婉拒了。我说:能收的学生学校一定会收,不具备入学条件,不能收的学生,再怎么也不能收的。
廉洁从教,以身立德,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形象的感人魅力。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身后没有留下一丝家产。
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工作已成为被人羡慕,受人尊重的职业。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不维护自己的形象。作为学校领导,我们更要廉洁自律,以身立德,充分认识到廉洁从教,维护师德形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此项工作。带头落实行风建设规定,提高廉洁勤政的自觉性,做维护师德的模范,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苦乐,正确对待工作的艰巨性,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二,组织学习,强化师德意识。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学习是强化教师师德意识最直接的途径。对于上级下发的师德方面的文件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习要深入,教师都要做好记录。以正面教育为主,教育教师学习师德模范,对照相关文件,进行行为反思。如,学习六合北部山村小学徐其军老师的优秀事迹,学习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乡村的崇高品质,学习他淡泊名利、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学习他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以优秀的师德形象感动教师的心灵,使教师受到灵魂洗礼,自觉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有时以师德反例警示教师,如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后果,不仅给学生及学生家庭带来不幸,还给自身套上永远摆脱不了的枷锁。对于违反师德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深刻剖析,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三、开展活动,提升师德素质。
开展各种丰富的师德建设活动,将更有效地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如:“道德讲堂”,“师德建设月”“廉洁教育进校园”等活动。
在道德讲堂活动中,通过唱道德歌,讲讲身边的道德故事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在身边找到师德楷模,认识到师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隐藏在每个老师的身上,时刻可以闪耀人性的光辉。
如组织安排教师观看教育短片《志存高远,激扬人生》。该片极有教育意义,通过“创远见”“鹰的重生”“人生马拉松”“亮剑”等几个章节,使老师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意识到思想决定命运,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有鹰重生的勇气,要勇于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要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顽强意志力。要有亮剑精神,要有勇于拼搏的精神,有勇于承担的豪气,要有为团队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师看了都热血沸腾,心得写得极为深刻。在交流时,很多老师都坦言,自己存在职业倦怠感,万事只求稳定,缺乏创新精神,缺乏鹰重生的勇气,今后一定要破茧重生,在事业上有所追求。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最崇高的,师德的光辉像恒星,永远熠熠闪光。我愿每一位老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使自己的心灵如珍珠般晶莹,如水晶般透亮,自觉做到“廉”的坚守,“德”的维护!
二〇一三年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