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指导目的: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指导重点: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课前准备: 准备《城南旧事》 指导课时: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精读、速读) (1)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 (2)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 (3)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等等 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批注阅读--------- 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 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 3、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 1.认识生字词。 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初读) 2.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细读) 3.画出精彩词句。 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细读) 4.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 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精读) 5.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 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精读) 6.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 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精读) 三、师引导进行课外阅读,注重做批注 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1)展示《城南旧事》段落,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划下书中好的语言。 (2)品读一段,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3)品读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 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 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2、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城南旧事》,重在做批注。 师个别指导 3、学生汇报读书所得,交流批注内容。 阅读反馈以下方面: 查字典理解的字词 标注的读书感受 要积累的好词佳句 联系实际去理解的内容 提问遇到的疑惑: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